查看原文
其他

【草根聊课】程少堂《虽有嘉肴》(八下22课)教学实录及赏析

追梦教师袁建国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4-03-18

更多“草根聊课”,请点击阅

【草根聊课】许玲燕《我们奇妙的世界》(三下22课)实录、视频及评析

【草根聊课】张祖庆《我们奇妙的世界》(三下22课)实录、视频及评析

【草根聊课】孙双金《芙蓉楼送辛渐》(四下22课)实录、评析及视频

【草根聊课】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以魏星执教《墨梅》为例

【草根聊课】孙双金《塞下曲》(四下22课)实录、评析及视频



【草根聊课】

程少堂《虽有嘉肴》(八下22课)

教学实录及评析

     大概几乎所有语文教师都知道“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这句话,但是,这是何人教学主张,能说清楚的恐怕不多,今天就聊一聊语文味教学法的创立者程少堂老师和他执教的富有“语文味儿”的一堂课——《虽有嘉肴》。
     先了解一下程少堂老师。
     程少堂,男,汉族,1959年生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退休教授(社科系列研究员),当代语文教育家,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语文味教学法创立者。曾任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1988年被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评为全国青年教改新秀一等奖第一名,系全国中语界首届十大学术领军人物,粤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再来了解一下“语文味教学法”。
      程老师于2001年上半年正式提出“语文味”这一理念,2014年发表了多篇重量级文章,创立了“语文味教学法”,同年,被全国中语会评为全国中语界首届十大学术领军人物。
      关于“语文味教学法”,程老师的定义如下:
      语文味教学法,是以语文味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学过程中师生共生、共赏、共创、共享、共鸣、共融、共进为教学宗旨,以既要就语文教语文又要跳出语文教语文,使教学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过程等为教学原则,以“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和其变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过程结构,以融合文本思想内容与师生生命体验打造新的教学主题为教学重心,以营造教学审美意象与意境、建构教学艺术作品为教学追求,同时又充分具备语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来抒情言志并实现价值推送之功能的一种“有温度”的表现性教学法。
      单看概念,或许比较晦涩难懂,我们还是通过程老师2014年6月5日执教的《虽有嘉肴》一课,来了解这一教学法的特点吧。原教学实录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6年第5期,下面的教学简录根据教学实录整理。


     一、导入:简介《礼记》
     1.教师打出《学记》简介,生齐读: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学记》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教师强调补充:
     (1)乐(yuè)正克,乐正是一个复姓。
     (2)《学记》共20节,一共1000多字,我们这篇课文一共只有70个字。这千把字,距今两千多年了,还能够流传下来。我的这堂课的标题叫做《一段风华几千年》。
 
     二、读与记:记诵名句(初步语言感知)
     1.齐读全文。
     教师指导:读文言文要慢一点点。慢生活,古人是慢生活,摇头晃脑的,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描绘的那位老先生。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像他那样读。但文言文代表了一种精神气质,读快了,你就把它糟蹋了。读文言文,你要像品茶啊,慢慢品,慢慢读。读现代文,你要像喝酒。这篇文章更是温文尔雅。同学们再自由地朗读一遍。
     (生自由读全文)
       2.教师打出标明阅读节奏的课文:
     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
     故曰:教学/相长(zhǎng)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xué)半。”其/此之谓乎?
     3.你最喜欢哪一个或哪一些句子?先读出来,再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不同的同学可能喜欢的句子不同。这段文字中,可能是“教学相长”最有名,对这个句子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说是说给老师听的,说是老师又要教又要学;有的说是给学习者听的,说是既要学又要教。学,能促进教,这是对老师说的;教能促进学,这是对学生说。就是说你要把学过的教给别人,教不明白的时候,那你就要学。你要想教明白,你就要先掌握。
 
     三、读与辨:辨体寻脉(文章骨架宏观)
     1.师:今天这堂课的标题是《一段风华几千年》,课文就这么70个字,为什么能流传几千年呢?为什么几千年后我们还把它放在教材里面呢?那就跟这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关系。我们再来把文章齐读一下。
     (全班齐读)
     2.师:大家再看看文章,看看注解,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文字没有。
     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答疑,教师强调: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1) “虽”说不是“虽然”,应是“即使”。
     (2)我没让大家翻译。我有一个观念:好的文言文有它的精神气质,一翻译出来就差点味道。比如第一堂课讲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一翻译出来味道就差一些。文言文有时候需要翻译,有时候却不能依赖翻译。
     3.再读课文,辨别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脉络是什么。
     教师指导:语言文字本来是很散漫的东西,但在文章里面它是很有序的。它有序是根据什么来组织的呢?根据表达的情和意——根据表情达意来进行有序地组合,这样就成为文章。我这里引用了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的一段话:
     几乎可以断言,能够写好一段,一定能写好一篇,反之,连一段话也说不利落,一整篇就必然更加夹缠不清。
     教师解读:写文章,会写段落的同学一定会写整篇文章。反过来,连一段话也写不清楚的,一整篇也必然夹杂不清。而我们这篇文章恰巧是个段落,它能够流传两千年,那可是不容易的。我们要把这段文字学好。现在,请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思考:
     (1)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
     (2)这段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简述理由:学学半、教学相长、第一句……
      教师指导:我们接着来看难度大一点点的问题:这篇文章的思路即脉络是怎样的?为了比较好地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教师投影:
      床前明月光(起)
      疑是地上霜(承)
      举头望明月(转)
      低头思故乡(合)
      教师指导:这首诗从文章的角度来看,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是承,第三句是转,第四句是合。我们一般学诗的时候不大从文章角度去学,其实诗歌也是文章,而且诗歌首先要从文章的角度去学。起承转合,你把这首诗一看,就知道第三句很重要,很关键,第四句是点题的。要先从文章的角度去理解,然后再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它。
      教师投影:
      李绅《悯农》
      锄禾日当午(起)
      汗滴禾下土(承)
      谁知盘中餐(转)
      粒粒皆辛苦(合)
      教师指导:第一句话是起,第二句话是承,第三句话是转,第四句话是合,也是和文章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
      教师投影: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起)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承)
      夕阳西下(转)
      断肠人在天涯(合)
      学生齐读,教师指导:这首小令,第一句也是起,“小桥”到“瘦马”这一句是承,承接上面的继续写景,第三句“夕阳西下”就开始有点转了,第四句是合。一首诗是这样子起承转合。那么一段话呢,也是这样。
      教师投影:
      三岁小孩:姥姥好,姥姥喜欢我,姥姥给我买糖吃。我爱姥姥。
      教师指导:这段话就是很好的起承转合。(学生读投影中文字)
      教师投影:
      钱穆先生要求学生写作文,题目为《今天的午饭》。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钱穆先生挑选了一篇范文抄在黑板上。这篇作文的结尾这样写道——
      “今天的午饭,吃红烧肉,味道很好,可惜咸了些。”
      教师引导:这段话为什么好?钱穆先生为什么喜欢?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有起承转合,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今天的午饭,吃红烧肉”是起与承,“味道很好”是转,后面“可惜咸了些”,转中有合,还有点波澜。可见一段话,它也有起承转合。
      教师投影:
      一句完整的话,往往起中有承,承中有转,转中已合。例如——
我今天下午来丽湖中学讲课。
      (我——起
      今天下午来丽湖中学——承
      讲课——合中有转)
      教师指导:这句话就有起、承、转、合。我们课文中的第一句话,也有起承转合。
      教师投影:
      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
      教师指导:“虽有嘉肴”起,“弗食”承,“不知”转,然后合。篇章是这样,段落是这样,句子也是这样,这是基本的规律。其实啊,不光文章,我们人也是这样。
      教师投影:
      人生也有起、承、转、合——
      一十、二十勤奋学习(起)
      三十、四十执着奋斗(承)
      四十、五十事业学问高潮不断(转)
      六十准备合,已做的学问与事业,要准备小结一下了。(合)
      教师指导:十岁二十岁是起,三十岁四十岁是承,四十岁五十岁事业学问高潮不断是转,六十岁就准备回家,合了。人生就是这样。其实不光是人生,微笑也有起承转合。(教师示范,略)
      教师归纳:不管是生活中的事情,大自然的事物,还是文章的进程,都有一定的规律,都有起承转合。
      4.默读全文,根据起、承、转、合的文章结构规律,说说哪个句子是这段文章的起?哪个句子是这段文章的承?哪个句子是这段文章的转?那个句子是这段文章的合?
      (学生读后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这句话是起;“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是承;“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是转;“故曰:教学/相长(zhǎng)也。《兑(yuè)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是合。
 
      四、读与品:细部揣摩(文学妙处显微)
      过度:刚才是从文章的角度解剖了骨架,引用了很多例子分析了起承转合,接着我们来微观文章细节的地方。欣赏细部的地方,在我们语文味教学法里属于文学赏析环节。
      思考1:第一句话这个句子可不可以不要,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我的问题是这句话可不可以不要?考试也好,你们有时写文章也好,有很多的时候,一些句子是可以不要的——你们学过莫怀戚的《散步》没有?(生摇头)还没有啊。《散步》里面有很多景物描写,其实景物描写可不可以不要呢?可以的,只是不要了之后不好。就是说,单刀直入,直接说也可以,干嘛一定要从吃饭说起呢,是不是啊。只不过从吃饭说起,再说到学习,说的道理容易懂——我们人哪,都喜欢吃东西嘛,喜欢学习的人少嘛,喜欢吃东西的人多嘛。(众大笑)这样说是比较好,但不是非要这样说不可。不是非要这样说不可,而是这样说更好,其中的妙处呢,慢慢体会。
      思考2:文章中有几个“弗”,也有几个“不”字。“弗”和“不”的意思基本一样,能把“弗”都改为“不”,或者能把“不”都改为“弗”吗?为什么?
      生答,教师指导:对了,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改,就是说意思是差不多的,改了也可以。就跟刚才说的韵律美,思路是对的。其实呢,换一个说法,还有一种错综之美,有一种交叉之美。比如“妈妈,我爱你”,不要老是这样说嘛,要换一种方法说嘛。
      思考3:如果将“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改成下面的句子,可不可以?为什么?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生答,教师指导:我举个例子大家听听。假如我有两个妹妹,我介绍二妹妹一个月工资几百块,有几套房子,半天说完了,再来说三妹妹,那三妹妹肯定要吃醋。如果一起说两个妹妹的情况,感觉不一样。这是很微妙的东西。我们看看课文这几句话,原文是把一个方面分两次说。改动的句子呢,是把一个方面说完再说另一方面。刚刚那位同学说,分两次说,显得交错相间,是对的。就跟我表扬一个同学,一次性地表扬,跟隔一段时间表扬一次,怎么会一样呢。这里头有很微妙的地方,要仔细体会。
 
      五、读与探:一段小文章风华几千年的原因(深度开掘文化)
      1.读文,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探讨这段小文章千古竞风流的原因。
      (生齐读)
      教师指导:这篇文章的作者据说是孟子的学生,但我们不管他是不是孟子的学生,也不管他是男的女的,我们都能从文章中感觉到作者的形象,什么样的形象,文如其人嘛。你看这篇文章,它的中心是“教学相长”“学学半”。如果是另外一个学派的,比如说是庄子学派的来写,那又不一样。你们年龄小,还不知道庄子学派,庄子学派不仅不怎么教别人学习,他是连学习本身都不提倡。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太危险了。”这是庄子的思想。但课文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不一样的,思考一下再回答。
      教师投影:
      (一)内容
      (二)形式
      (三)作者人格(儒者气象)
      教师补充:内容、形式的原因我们上面已经讲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把内容、形式都省掉,直接说作者的人格。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这位同学抓住了相互促进这个意思。不光自己要学,还要教别人学,或者说要通过学促进教,通过教促进学。这种积极有为的人生观,道家是没有的,道家连学都不提倡。这积极有为的人生观正是这篇文章流传几千年最重要的原因。
      2.齐读课文,教师打出投影:
      今天这堂课的教学也是起承转合的:
      语言初感是“起”,
      文章宏观是“承”,
      文学显微是“转”,
      文化开掘是“合”。
      四个环节,共同表达我们这节课的教学主题——一段小文章风华几千年的原因。
      教师归纳:今天这节课也是起承转合的。四个教学环节围绕着一个教学主题:一段小文章能够风华几千年的原因。下课。(全场热烈掌声)

      【赏析】
      一节课下来,学生是否真弄明白了“起承转合”,我心里没数。但程老师对“语文味教学法”的“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运用是显而易见的。
      何谓“一语三文”教学模式?
      是指在语文味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从语文学科教学规律、学生特点和教师教学个性等实际出发,为实现语文味教学的基本宗旨和语文味教学的系统追求,建立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活动程序之结构框架。
      简言之,“一语”即指“语言”;“三文”即指“文章、文学、文化”。
      也就是说,语文味教学法提倡语文教学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进行解读文本。
      本节课,程老师除第一部分为“引言”外,其他四个部分恰好是“一语三文”。这样的课堂结构,或许正是“语文味”的一种体现。
      细读各个部分我们会发现,“一语”应该是最容易把握的,“三文”的对初中生来说难度不小。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正因为有一定的难度,才让课堂有了一定的厚度?
      个人之见,本课“文章”部分除了难度过大之外,生发得也有些“大”了。即便如此,我仍然认为语文课,就应该这样上;假如我们经常上这样有“语文味”的课,我们的学生就会越来越有“语文味”——当然这还有一个前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也应该有“语文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